欢迎访问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冰球突破官网王晓路教授、徐沛教授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赵辉副教授于三联韬奋书店开展公园空间议题公益学术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8日 浏览量 :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作为成都的城市地标,人民公园如何承载了这片土地的文化记忆与集体情感?2025年11月15日下午,一场以“一园藏蜀韵:成都人民公园与四川地域文化的共生之路”为主题的公益分享活动在宽窄巷子三联韬奋书店开讲。活动特邀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王晓路教授、徐沛教授与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赵辉担任主讲人和与谈人。此次活动吸引了本市众多文史爱好者、部分高校师生及读者等近百人到场参与互动。

分享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徐沛教授以个人成长经验为切入点,展开主题分享。他从人民公园与现代性以及地方文化之间的深刻关联入手,追溯了公园在中国的出现以及少城公园(成都人民公园前身)的创建与用途,继而剖析人民公园与四川地域文化的互动共生关系。他在查阅史料、方志与旧报的基础上指出,成都少城公园的诞生既有社会现代转型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人民公园创建于1911年保路运动风潮的历史时期,虽然也承载教化、卫生与道德等多重功能,但在当时,更主要的是出于生计需求而创设,并且通过休闲消费作为创收手段,这与上海西洋公园或北京旧园改造的路径明显不同。百年沧桑间,人民公园从昔日城市边缘逐渐走向成都的地理与文化中心,其发展轨迹亦折射出成都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徐沛教授分享

现场观众

徐沛教授进一步指出,人民公园之所以能够成为成都地域认同与情感联结的重要载体,与四川独特的自然地理密切相关。他引用李白诗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生动阐释成都温润的气候、丰饶的农业与繁盛的商贸如何塑造了这座城市闲适自足、安逸从容的生活气质,而人民公园正是这种地域文化的生动缩影。

王晓路教授通过人文地理学和地方知识等视角,从人民公园这一具体空间出发,将讨论延展至公共空间的理论层面。他从思想史与文化史的宏观脉络出发,系统梳理了公共空间从古希腊城邦的Agora”(广场),经中世纪过渡,再到17世纪后的咖啡馆、沙龙,以及由印刷媒介形成的公共领域,并援引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等论著,强调公共领域作为社会对话与权力协商场域的重要理论意义。

王晓路教授分享

针对“公园”这一空间类型,王晓路教授带领听众回顾了公园由“特权专属”向“公众共享”的历史进程。他指出,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神苑与圣林,到东西方历朝皇家园林,这些都只是上层阶级的专属空间。直至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期,随着“自然权利”与“公共福祉”思想逐渐传播,伦敦皇家交易所前的露天广场、巴黎杜乐丽花园的有限开放才开始标志着公共意识的早期萌芽。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园,则源19世纪中叶英国在急速工业化压力下为缓解“城市病”,提高劳动效率和促进公共健康而兴建的公园。利物浦伯肯海德公园作为首个由公共税收建造并面向全民开放的公园,标志着公园“私”“公”的历史性跨越。王晓路教授强调,这一转变不仅是空间功能的变化,更是“公共理念”的深刻彰显同时也是城市物理空间中所留存深刻烙印

在随后的对谈与互动环节,三位学者围绕人民公园、地方知识公共领域等关键性概念,从文化、社会、历史与科技等多元视角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就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地域文化的当代传承等议题与现场观众积极互动,共同从地方的“小空间”探讨时代的“大问题”。最后,活动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展现了公益学术分享与城市公共记忆温暖交融的动人场景。

 

 

 

|成都三联韬奋书店

                                                |张 钦

                                                审核|银 浩